筆者素來對博物館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要慢慢地看,就是缺乏這份耐性,「慢」是筆者之大敵,對「慢條斯理」總是接受不了,對於「慢」的人,絕對不是那杯茶!此話怎講?其一、一個效率慢的人,表示其在同時間內的工作量一定比效率高的人少,也表示要高效率者分擔了低效率者之工作,那公平嗎?其二、「慢」者是阻礙了整個程序的進行,無論日常生活,都會造成影響;其三、由於「慢」者的思考通常較慢,當你思考了、分析了的事情他仍未想到,這就應驗了俗語所說「人蠢無藥醫」,思考敏捷者「話頭醒尾」,不被這些「蠢人」氣死才怪!筆者曾聽說一個講座,講者以大腦發展理論作為學理基礎,指出人於25歲前大腦近前額的部分,是主管分析力的,如果要一個人聰明,就要不斷刺激其分析事情及思考事物,追根究底,討論、理講並重。反觀現今的父母……唉!還是不說也罷。
越說越遠,還是說說這所博物館‧杜博物館位於突尼斯市,館內儲存大量馬賽克作品,如果說法國的馬賽克世界聞名,那麼法國根本沒有將馬賽克存下來,因為他們的博物館都要用作存放別國的物品。此行令筆者想起2007年到約旦米底巴時,教堂地面上的一大幅馬賽克已經吸引了無數的旅客到達觀賞,而這裡的馬賽克比米底巴的更大更多,何以寂寂無名呢?究其因,主要是到突尼西亞的旅客不多,令這些作品不被外界所知,加上這裡對馬賽克古物的保護意識不足,到倘內可用閃燈任拍、用腳任踏地上的馬賽克而不加圍欄、可任意用手觸摸,相信不足10年,這些作品可以說再見。

從博物館向外拍

博物館正門

博物館外

很好的門

真不像一所博物館

很好的窗台,在香港算是僭建嗎?

拍出牆上的紋理

大門子

真是栩栩如生

形似亦傳神

總是覺得像亞歷山大大帝

無臉見人

從大門進入,經過數個雕像,就到達這裡。這個部分尚未對外開放。

放一根匙上去,是否會開動機關?

可任意踐踏的馬賽克

館內處處是作品,任拍。

馬?鹿?驢?騾?

真的是很大幅作品

如果是完整的豈不更好?

缺了角

未能看整張作品所表達的意思

尚待維修

很有層次感

又是任踏

館共分三層,從天井可見作品由低至高一直排列。

昔日的魚民

生活與天馬行空

很立體

色彩歷久不退,但若再不管制閃燈就難說了。

酒瓶?

是誰?

其藏館量真的不可少看

文字藝術

竹

Good!

熊出沒注意

鳥獸

與虎謀皮

這樣的花紋真的一絕

再看這幅

凹與凸

為何會有缺塊?

此處今夏才開館,筆者之所以能夠進去,是因為館中的管理員開門給我們進去看,不過……

當出來時卻有禮地要求我們給予小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