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全中東保持得最完整的十字軍城堡,看了這座城堡,也不用看約旦的十字軍城堡了。十字軍東征時,為了固守敘利亞和黎巴嫩一帶的土地,故建造了不少城堡,其中最完整、最大的騎士堡,就位於洪斯市以西約60公里,遊客多由大馬士革前往洪斯時路過此地,遊覽一番。

1099年,十字軍已佔據了這片土地。這裡是海拔750米的山丘,東面是敘利亞,西面是黎巴嫩,直通地中海岸。居高臨下,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騎士堡就是建在這處山丘頂上。城堡保留整全,佔地宏大,可容納5000十字軍。當年十字軍東征,原本是解放當時被阿拉伯人佔領的聖城耶路撒冷,但後來的十字軍,只是借名搶奪,更甚者還殺害所有耶路撒冷城的子民,就連基督徒都不放過,真是慘絕人寰!後來十字軍被擊敗後,這裡仍駐守不少士兵,他們以為城堡是永遠也不可被攻破的。直至1271年,城堡終於被圍攻,自此以後,城堡就空置起來。城堡至今仍屹立於山丘上,氣勢磅礡地向遊客訴說著當年的往事。
這是城堡的外觀,兩邊荒蕪一片,易守難攻,佔盡地理優勢。

從城堡北面進入,拾級而上,通過長長的城堡洞,光線從石隙透進來,可以想像當時的建築是何等先進。


究竟是誰發明了十字拱門結構呢?時常聽到人們說,家中居所要設置拱門的裝飾,其實這些建築是發明於一個家族,希臘時代將這種家族的建築發揚光大;羅馬年代更將它改良,但利用拱門的建築,只可以承受一至兩層高的力,內堂不夠宏偉。羅馬建築師為了改良這種狀況,於是發明了十字拱門,將建築重力平均分布於四條柱,這樣便能托起更高的樓層。



走出城堡的底層後,便清楚看見城堡邊緣圍牆與城堡主體建築分隔著一條闊闊的濠溝,主要是用作防衛。


城堡被外圍城牆圍繞著,作為外部防線,方便古時的軍人埋藏窺看外間的情況。我們在上面行走了一圈,城牆長而窄,向內城堡方向看,能清楚看見13座碉堡,其中的結構相連,方便傳達信息。








外城牆有一橋樑通往內城,內城共分三層,當中應有盡有,如水井、貯存庫、教堂、兵器庫等,讓打仗時可以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不需外求,其中貯存庫就可以供給5000士兵和馬匹,長達5年時間之用。





內城第三層能夠飽覽克里克休帕里的風光,向西面望去,就是敘利亞邊境,若能見度高,更可看到黎巴嫩。


何其壯觀的50度衣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