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317 格納森

東方的龐貝——格納森

內地稱「杰拉什」,早於公元4世紀時,由亞歷山大興建,經歷百年時間才建成。由於當時的商人都要路經此地,才能到達底格拉斯河,故此聚集了不少交易者,政府靠關稅利潤令杰拉什富有起來。後來十字軍把這個地方摧毀,古城漸漸被黃沙所淹蓋,直至1806年才被一名德國遊客重新發現。

格納森離安曼50公里,是約旦的重要景點,每年的遊客絡繹不絕。相信遊客除了死海、瓦地倫、佩特拉外,若不到此地,將會是畢生的遺憾,但要補充一句,這是筆者到此地之前的想法。許多時常到訪筆者網誌的朋友,也很清楚筆者對這些景點的態度,真正能夠令人細味的景點,才是真正的好地方,有些用錢堆砌出來的國家,商業味道濃厚,就算是如何的五光十色,如何地紙醉金迷,都不會欣賞!話雖如此,格納森有它獨特之處,當然它有筆者最愛的古羅馬建築遺址。由於它是約旦的其中一個巨型羅馬城,故羅馬古城應有的規格,它都齊備,諸如凱旋門、柱廊、羅馬大道、扇形劇場,這就如帕密拉(敘利亞)和以弗所(土耳其)相似,但規模就細少得多。


到達格納森的售票處,遊客明顯地比敘利亞多數倍,而且大多是歐美遊客,這自然與約旦親美的國策有關,若不是美國?這個小小的約旦應該淪為阿拉伯的一個行省,甚至只能在聖經中憑弔!


這個古城依山而建,周圍都被民居包圍,這些民居的樓價應該很可觀,若有香港偉大的地產商坐陣,必定令這一帶的地產,動不動就數千萬,帶動每一位約旦人「好似」都可以有能力買樓一樣。話說回頭,這坐宏偉的古城之所以被包圍,是因為後期才被發掘出來。


古城的入口是南城門,現時保留仍頗完整。進入後便到了一片沙地,這是古時的大型比賽場地。




往前走約 200 米,便到了一個交匯處,遠處望去可以居高臨下地,鳥瞰古城的市中心,整個圓柱劇場跟柱廊一覽無遺。在此暫不說景點,因為最為人觸目的,原來不是景點,當你望向柱廊方向,簡直是令人髮指!數部可口可樂售賣機就迫在眉間,這些售賣機竟然與柱廊並駕齊驅,完全不受年代之隔,於這一刻才知道自己的認知十分不足,原來一部小小的售賣機,在這裡的價值,不過與古羅馬城的石柱地位相等。






真的不忍看下去,立即將視線轉移至交匯處的另一方。轉向左方,是一條通往山坡的石路,這裡的石路可要小心行走,因為這是古羅馬遺留下來的大石,若不留神,必定被絆倒。直往上走,就到了扇型劇場,進入劇場的景況又一再令人心酸,上面已全部放置了鋼筋鐵架,準備晚間表演之用,你根本沒有可能拍下一幅古城風味的照片,筆者當然明白,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雅典的衛城也是如此,做生意的商業利潤啊!誰會不動心呢?故宮的遺跡也被星巴克入侵,更何況這裡?筆者感慨地看著三位納巴泰人的虛假表演,無癮地步出扇型劇場。






再往上走,就到了宙斯神廟,神廟留下大部分雕花的圓石柱,筆者當然不會放過取景的機會,就在這一刻,又一部可口可樂售賣機入了鏡頭範圍,真掃興!柱子圍繞中心的噴泉而立,甚有氣勢,站在中央,拍掌的聲音在廣場迴盪不去。


走回圓柱廣場,就是一條大直路。沿著羅馬大道往前走不遠,就到了一塊其為美觀的建築物,就是左邊的月亮神廟入口,拾級而上,還以為到了雅典衛城。最討厭的是一些當地人,在城中不斷滋擾我的參觀,一時說和我兌換丹拿,一時又想推介貨品,口中不斷說著「my friend , My friend」,就像蒼蠅一般困擾,大大減低了遊覽的興致。





由於失卻興致,筆者再沒有繼續前往北面的路口和劇場,還有北城門,反正之前的劇場比北劇場的大,北城門亦如南城門無大差異。隨沿路回去,經過凱旋門,回看這個被商業化污染了的東方龐貝古城,嘆了口氣,惋惜地離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