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246 塔林皇宮、總統府

從斯德哥爾摩(Stockholm)乘坐快船,只需要三小時就能夠穿越波羅的海,由北歐走到前東歐的鐵幕國家愛莎尼亞(Estonia)首都塔林(Tallinn)。當郵輪泊岸,踏進愛莎尼亞的土地時,立即感受到早已「俄化」的建築風格,針寒刺骨般的鐵幕直插心中,與斯德哥爾摩的簡約全然不同。當然,加入歐盟後的愛莎尼亞,十年間的經濟發展,已教這個地方改變了冷戰時期的共產色彩,更沒有中國般的社會主義落後。不過貧富懸殊問題仍然存在,治安欠佳也在所難免!

愛莎尼亞國旗


郵輪泊岸

東歐人的面孔,與北歐截然不同。這位掛眼鏡的爸爸,有點貌似「慕尼黑」電影中的以色列特務(在床上死於另一女特務那位)。

郵輪

通往出口

波羅的海郵輪

走快一點,就是想看看這個前鐵幕國家的模樣。

現代化的塔林就在眼前

郵輪碼頭(可載汽車)

塔林的士

眼前就是著名的塔林舊城

斯拉夫文字

美麗的公園

總統時代(沒有皇帝)的皇宮,可供市民跑步。

色太淡,散景也不及 Zeiss 鏡頭。


卡德里奧花園


噴水池


真的與香港的白鴿有分別!


御花園








卡德里奧宮(Kadriorg Palace,1718)是沙皇彼德一世為皇后凱瑟琳而建。皇宮採巴洛克風格建造,現仍有不少美術品收於藏宮中。


這座皇宮現已成為藝術館


正面


影結婚照最適合不過……


御花園全景


東歐遊客


筆者在總統府外,竟然有機會目睹總統的坐駕經過……


總統府


步兵


很可愛


更可愛


很落力


燦爛


這位售賣國旗的少女,其服裝、樣貌、身材、笑容完全顯現愛莎尼亞的女性美感。


音樂廣場(The Song Festival Grounds,1959)可容納3萬表演者及20萬觀眾。


一座普普通通的廣場,為甚麼值得大家遊覽?原因在於1988年的這個地方,正正就是反蘇聯統治的示威、爭取獨立的地方。


塔林舊城區畫布


紀念品


今天的塔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