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70 梵蒂崗

第三次朝聖之路--梵蒂崗

當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梵蒂崗必然會舉行子夜彌撒,我並非特意安排今日到來,因為我根本不是天主教徒,也沒有任何宗教背景,唯一能讓我發生興趣的,是伊斯蘭文化,這是我一貫的作風。我首次朝聖,是到土耳其的聖母故居《旅遊版圖 ‧ 土耳其篇︰40 聖母故居;第二次是葡萄牙的花地瑪《旅遊版圖 ‧ 葡萄牙篇︰77 花地瑪》,第三次才到聖地梵蒂崗。


初進入梵蒂崗,便遇到一些衣著奇突的士兵,他們的服飾確是不能以「美」去形容,我只能說他們奇特。原來梵蒂崗有自己的士兵「保衛」自己的領土,士兵都是由中立國瑞士派來駐守,共94人,每天在這0.4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值勤工作,供遊客拍照。他們也頗友善的,起碼做着每天同樣了無新意、了無挑戰的工作,仍笑容滿臉。


圍繞聖彼德大教堂的圓形石柱,盡顯羅馬教廷的風格。在石柱迴廊下走過,會感受到一種莊嚴的華貴;若走到石柱外,回望整個梵蒂崗,又會感到整齊的肅穆。






每到重要日子,聖彼德大教堂中間的窗,都會掛上一塊紅色的窗簾布,那處就是教宗本篤十六世站出來演講,祝願世界和平的地方。


我從教堂的右方進入,欣賞這神聖的地方,誰知人流太多,要大排長龍,加上守衛深嚴,需要經X-Ray探測機才能進入,有些朝聖者還慘遭搜身之苦。好不容易,才能進入教堂內。

廣場





聖彼德大教堂
教堂內有很多雕像,亦有12門徒的肖像,教廷的徽號,但人流實在太多,閃避人群,又要看顧自身攜帶之財物,尋得理想位置怕照甚艱難。下列是我辛辛苦苦拍的,其中還要等待時有時無的陽光,從窗外透進十字建築的中心部分,象徵神聖與光輝的到臨。照片中的教座,就是教宗主持彌撒的地方。










走出教堂,當然少不了到紀念品部,搜購聖物。我購得一個十字架,好讓我更換花地瑪購置的十字架;另外更購得一珠鏈、頸鏈,現全掛於家居走廊的牆壁上,不過有梵蒂崗圖案的掛牆瓦碟,卻被一次怪風吹下來--粉碎了,我心痛不已。
外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